暑期实践进行时 | 寻精神文化,探振兴之路——河海里尔学院“遗来乡往,振兴之路”阜阳实践团开展实践活动

发布者:邢芳发布时间:2023-07-13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当代大学生关注家乡非遗文化与精神基因,领悟“非遗+”模式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河海里尔学院“遗来乡往,振兴之路”阜阳实践团于202372日—6日赴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开展了以“寻精神文化,探振兴之路”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在抗洪纪念馆门前合影

 

一、认真收集材料,积极寻访群众

实践活动前期,团队成员多次召开会议,确定以“非遗文化”与“王家坝精神”为主要探访目标,以实地考察与人物访谈相结合为活动方式,积极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收集,充分了解当地非遗文化与治水精神的历史沿革。同时实践团按组员特长分配任务,争取效率最大化。

72日,团队抵达阜南县,在当地面向民众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旨在了解居民对非遗文化及“非遗+”模式了解的深度与广度。此外,团队成员还向受访群众解释了“非遗+”模式的基本含义,并结合阜南县精神、文化遗产进行介绍。受访群众了解后表示非遗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地的经济与生活,具有研究的必要性。 

二、感受非遗文化,体悟振兴之路

73日,团队成员寻访了阜阳特有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编工艺,亲身参与了柳篮、柳筐等编织过程。工厂中的老师傅告诉团队成员,当地流传着“家有金条银条,不如常有柳条”的俗语。以非遗文化带动经济发展,使独有技艺形成特色规模产业,阜南县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传承正是“非遗+”模式的真实写照。

74日,实践团前往阜南县“送戏进万村”表演场地观看了当地独有剧种——嗨子戏,并采访了阜南县演艺中心剧团团长。团长在与实践团成员交流的过程中表示,濒危剧种的传承赓续离不开新生力量的支持。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团队成员深刻意识到青年人在家乡文化传承的道路上的责任与担当。

同日,实践团前往当地乡村振兴局,聆听并学习了近年来阜南县依托国策、因地制宜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对地方深入践行“非遗+”模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赓续红色基因,传承抗洪精神

75日,实践团前往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进行实地考察。岸边石刻着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八个大字让实践团成员大受震撼,他们深刻感受到水利工程凭人力胜天、保一方水土的宏大意义,体会到“天下有溺犹己溺”的河海担当。

同日,实践团参观了抗洪纪念馆,大厅内的抗洪雕塑以生动的人物造型,再现了一场场生与死、公与私的严峻考验,体现了一批批共产党员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伟大精神。馆内展示的抗洪工具曾跟着一个个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共产党员,把王家坝的“水患”化为“水利”,改善了人们生活。红色基因与当地人民生活水乳交融,并以一种群体性的精神面貌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76日,实践团赴西田坡庄台与当地村民交流。团队成员追寻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调查村民对于乡村振兴成果的了解程度与满意程度。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追寻文化遗产,感悟精神力量,体验了阜南县的独特振兴之路,领略了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更明确了“非遗+”模式对我国乡村振兴的深刻意义。未来,实践团队成员将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家乡精神文化,弘扬“非遗+”模式,发挥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